吉林市民政二维码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一网搜索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678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   时间: 2021-09-07 16:07

龙潭区政协: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速发展我市养老产业的建议》(第678号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对提案中有关难点及问题的答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我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峻,截至2020年末,我市户籍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02.75万人,人口老龄化占比25.4%。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发展,2014年印发《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吉市政发〔2014〕10号),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提出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我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级政策文件规定,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行养老服务行业,近几年,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较快,促进了我市养老机构全面发展,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各种档次的养老机构同步发展,满足了老年人对不同档次养老床位的需求。

  (一)关于“民办养老机构存在服务层次不高”的问题。

  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引领下,“十三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受限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受市场定位不同、规模大小不同等因素影响,在配套设施、服务档次、内部管理等方面,难以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为逐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按照国家和省级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近几年,我市与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具有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通过建设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本着互利互惠原则,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和对口援助机制,明确双方责任。支持养老机构内设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作为医院收治老年人的后期康复护理场所,实现病前疾病预防、病中便捷就医和病后康复护理有效衔接,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落实省民政厅“文养结合”试点工作,鼓励养老机构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老年人幸福感。

  (二)关于“现有养老产业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养老服务业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我市在2014年市政府1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鼓励社会力量按养老市场需求,建设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机构,并认真落实《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上级文件规定。随着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近几年我市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20年末,我市城区民办养老机构已达122家,占城区养老机构总数的90.4%,我市民办养老机构已经成为我市养老服务市场的主要力量。

  (三)关于“服务单一,缺乏创新理念”的问题。

  目前,我市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只占少数,主要承担对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的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当前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受限于市场服务需求,主要以解决吃、住、护理等基础性服务为主。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按照国家和省民政厅的安排,我市从2017年开始连续4年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广泛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按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操作手册》中列明的115条标准,指导养老机构逐步进行对照整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2019年开始,在部分机构和社区中开展文养结合试点工作,并于近期开始与北华大学、市电大合作,积极探索老年大学建设,逐步引领和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领域精神文化建设,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四)关于“不具备规模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市场服务需求,在养老服务领域,国家为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养老机构开办的基础条件要求不高,鼓励市场优胜劣汰。目前,我市养老机构中确实存在着部分养老机构环境条件不高的问题,但由于这类养老机构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满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的入住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加强指导,鼓励养老机构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提升环境和服务质量,在不明显提高收费标准的情况,逐步提升服务设施的条件。

  (五)关于“养老机构规模、设施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市各项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养老服务市场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部分大中型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我市养老服务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大中型养老机构无论在环境条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小型养老机构无法比拟的条件。但一些小型养老机构也有自身的优势,普遍建在居民小区内,方便老人家属近视。另一方面,硬件设施相对减少,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开办成本,能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入住老人的经济负担,适合一些收入偏低家庭的需要。

  二、对提案建议的答复

  (一)加速推进北方康养产业建设、推进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按照《吉林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规划》,依托吉林市中医药产业资源优势、绿色生态环境优势、厚重中医药文化底蕴优势,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推进“旅游+康养”,丰富高端旅游业态。提升温泉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营造低碳生态突出、文化魅力独特的温泉旅游产品;引导温泉旅游小镇、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健康理疗会所、疗养院、度假村等各类温泉企业,按照《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参与星级温泉评定,进入自由行客人搜寻视野;加快我市温泉产业进入品质时代,统筹吉林市温泉带的温泉企业,打造中国最佳康养温泉目的地。

  推进民政部金民工程在我市的使用,筹建我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将老年人信息管理、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对接等功能纳入平台管理内容。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鼓励社会力量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重点推进老年人健康管理、紧急救援、精神慰藉、服务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开发更加多元、精准的私人订制服务。

  (二)深度推进医养整合,满足不同养老群体需求。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医养结合”工作作为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吉林市先后出台了《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林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成立吉林市医养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医养融合重点工作任务委内处室责任分工》《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实施意见》《吉林市健康老龄化规划(2018-2022)》《关于印发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市场医养结合工作发展势头良好,部分大中型养老机构具备医疗功能,做到了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慢性病和突发性疾病不出院治疗,自身不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约率接近100%。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的需求。全面落实老年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全市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门诊部老年人看病就医绿色通道开通率100%,在挂号、收费等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识,为高龄、重病、失能等“特殊老人”佩戴“优先就诊”标识,切实缓解老年人就医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三大难”问题。同时,进一步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每年为老年人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免费提供一次包括健康状况评估指导、体格检查等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加大地方养老产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养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为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快速发展,几年来,国家、省、市政府及民政部门陆续出台各项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4年,市政府印发的10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土地供应、补贴支持、税费优惠、投融资等政策。按照省市有关养老政策文件规定,我市积极落实有关养老服务市场税费减免政策,从2012年开始到2020年仅养老补贴一项,省市两级就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从2022年开始,福彩公益金的55%以上要用于养老。

  (四)加快创新机制发展,确保养老产业机构规范管理和安全运营。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因养老机构的行业特殊性,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市民政局从行业管理出发,设立安全监督管理处,主要负责养老机构行业安全管理。近两年,国家和省级先后印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我市养老机构安全方面的综合监管工作进行了规范。国家层面出台了养老机构从开办到服务,再到安全方面的三个国家级标准,近两年也正在积极推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有关工作。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各项安全和服务质量建设方面的政策实施将有效规范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促进养老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五)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均衡全域覆盖。

  十三五期间,我市养老机构发展较快,为逐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几年我市在逐步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将养老工作重点逐步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转移,2019年下半年,我市成功申报国家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目前我市试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服务覆盖面不断加大。

  “十四五”期间,按照省民政厅的安排部署,我市养老服务领域也将继续从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加大力度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全面推进医养康养文养相融全等方面推进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积极应对我市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养老问题。

  感谢您对民政局养老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Baidu
map